共和黨重奪眾院後 拜登國情咨文聚焦債限、槍暴、抗中

拜登總統7日晚發表國情咨文,是期中選舉共和黨重奪國會眾院控制權後的第一次,在新的政治氛圍下有多個看點值得注意,而拜登也肯定會透過國情咨文藉以宣揚執政首兩年的成績。
首先是共和黨籍眾院議長麥卡錫坐在拜登後面手執代表決定權的木槌, 透過兩人之間的肢體語言,或許可以看出兩人如何互動。
兩人早已在債務上限問題上陷入僵局,麥卡錫聲言除非拜登削減聯邦開支,否則共和黨人拒絕提高國債上限;拜登反嗆國會必須同意支付國家的帳單,否則國家將面臨經濟災難。此外,兩人在處理經濟、醫療保健及社安福利方面也存在巨大分歧。
國情咨文也會觸及槍枝與警察暴力問題,尤其是最新一起田州曼菲斯市非裔男子尼科爾斯(Tyre Nichols)遭多名警察毆斃事件鬧得滿城風雨之際。拜登過去為此問題作出努力,但在民主黨仍在控制眾院時,在國會已受到嚴重阻力,更何況現在是由共和黨主導。
在私藏機密文件方面,拜登曾批評前總統川普,然而現在自己也同樣受到特別檢察官調查。儘管拜登一再表示兩者情況不同,但預計他在國情咨文會盡量避開爭議,正如過去多位總統都不會提及令自己陷入困境之事。
拜登會否在2024年競逐連任?雖然愈來愈選民認為他做一任總統已經足夠,但普遍相信拜登在稍後會正式宣布競逐,因此他在國情咨文中或會說明爭取多做四年的原因。
外交方面,在共和黨人強硬的反北京意識下,最新中國偵察氣球事件再次給他們籌碼抨擊拜登對中國態度軟弱,因此國情咨文多會採取對中國強硬的措詞作為回應。
美國在俄烏戰爭一再表示會繼續支持基輔,但政府官員已明確表示,國會對戰爭支付的代價並非無止境;預料拜登會闡明為何美國人必須繼續支持這場衝擊遠遠超出歐洲的戰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