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大戰 美聯日、荷制中 禁售關鍵設備

彭博新聞27日報導,美日荷達成協議,日本與荷蘭將和美國一致,限制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口能製造先進晶片的設備到中國。
荷蘭和日本是目前全世界唯二有能力製造光刻機的國家,而光刻機是生產晶片的關鍵設備。美日荷27日達成的協議將限制艾司摩爾(ASML)、Nikon和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Ltd)等大廠,不得將先進晶片的製造設備出口至中國;例如,艾司摩爾就不得出售深紫外光微影(DUV)設備給中國。
美國去年10月7日宣布,限制美商將特定先進晶片和製造設備出售給中國廠商,展開與北京的半導體競爭,中國狀告世界貿易組織(WTO)要求推翻美國的管制措施;當時拜登政府承認還沒和盟友講好一致行動。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日荷27日在華府達成針對部分先進晶片製造設備出口限制的協議,但協議內容不公開,此外,日荷兩國還需要數月時間完成法律工作,落實禁令。
英國金融時報也報導,在27日最後一輪的高階官員三方會談後,美日荷達成協議,距離美國獨自實施出口管制禁令已經三個月餘,最新協議對拜登政府阻止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來說,是重要里程碑。
彭博將這項協議形容為「拜登的勝利」,因美國商務部去年發布禁令時,揭櫫目標為以限制中方發展超級計算機和半導體開發的技術,並避免中方透過晶片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等軍事系統。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並未立即回應這項報導。
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27日在海牙表示,相關討論已持續好一段時間,事涉敏感,荷蘭政府謹慎以對。
艾司摩爾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25日對彭博說,給中國的壓力越大,反而可能促使中方成功研發出本土的先進晶片製造技術。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