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引眾怒… 通膨揪禍首 學者:油商哄價非主因

關鍵在需求過盛與各級政府支出
通貨膨脹造成物價高攀,顯著衝擊拜登總統聲望,不過其實非常多民眾認為,企業貪婪、藉機炒作物價才是通膨最首要因素;但是美聯社報導,經濟學界普遍認為,企業貪婪只是推高通膨的原因之一,出乎預料的需求過盛與各級政府支出,才是最首要因素。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與喬治梅森大學在4月底、5月初合作進行的民調顯示,高達72%的民眾認同,企業貪婪是油價高漲的主要因素,其次才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69%,拜登政府失能,以及新冠疫情後的供應鏈危機則皆為58%。
立法限制哄價?65%學者反對
以石化公司為主的企業受到千夫所指,讓英國在5月宣布課徵暫時性的25%暴利稅,而在國內,眾院也在5月推出打擊能源公司哄抬價格的法案;但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本月針對經濟學者的調查,發現只有5%的經濟學者支持立法限制企業哄抬價格,65%的學者反對此舉。
很容易將通膨與企業哄抬價格做連結,當民眾苦於超市中幾乎每樣產品都在漲價時,企業卻交出一張比一張亮眼的財報;而企業併購風潮,讓許多產業競爭者愈發減少,增加議價能力,更是討論多年的問題。
智庫「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EPI)就指出,1979年至2019年間,企業調漲的價格中,11%可貢獻企業獲利率,但是2020年中以來,此數字高達54%。
但就算是EPI的學者也認為,這不能說是企業變得很貪婪,而是因為壟斷性企業獲利的方式,包括壓低供應商採購價及員工薪資,還有較高的定價;而疫情爆發以來,大企業較少採取前兩種做法,大多採取漲價的手法。
也就是說,企業壟斷、貪婪只是惡化通膨的原因之一,但非首要原因;事實上,在幾乎是來自於個人出售的二手車市場,過去一年來價格飆升16%,比許多產業的漲價幅度還高得多。
學界對形成當前通膨的原因仍未完全掌握,但基本上可以確定,疫情紓困出乎意料的效果,帶動遠高於預期的需求是首要原因;其他惡化通膨的因素還包括供應鏈因疫情而受擾亂,勞動力短缺,紓困計畫及過長的低利率環境,中國的防疫封鎖,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