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成長拚5.5% 32年來最低

中國13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5日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訂在5.5%,是過去32年來中央政府訂立經濟成長目標最低的一次,李克強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北京當局當天還公布,今年編列軍費人民幣1兆4504億元(約2295億美元),年增7.1%,是2019年年增7.5%以來的新高,且高出官方訂定經濟成長目標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受到外界矚目。
李克強除提出經濟增長目標設為5.5%外,消費者物價(CPI)漲幅3%;財政赤字率2.8%,則比去年有所下調;另外,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人民幣3兆6500億元(合4749億美元)。
報告稱,「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
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開幕式後「部長通道」受訪特別解析,今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也不少,但經濟發展後勁很強,是實現今年目標的基礎所在,5.5%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備受關注的今年GDP增長目標為何會設定在5.5%?「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解讀,主要是考慮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及與近兩年平均經濟增速、「十四五」規畫目標要求相銜接。他同時提到,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實現這個目標是不容易的,要付出艱苦努力。」
部分經濟學家和機構專家普遍認為5.5%高於市場預估,花旗私人銀行亞太經濟研究主管劉利剛認為,經濟增長目標高於他們預期的4.7%,因為在房地產投資拖累下,能達到5%已經不錯。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要達成5.5%目標難度非常高,因為出口面臨壓力,消費受疫情影響,房地產今年會萎縮,儘管今年房產政策會放鬆,但幅度並不大。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則表示,5.5%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十分鼓舞人心的,至於如何實現端看基建與投資能否有效落實。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指出,5.5%是歷年來最低增速水平,但高於市場預估,因為在明確的穩預期目標下,不想給市場更差的預期。而要達到目標的困難也多,關鍵還是在於基建能否發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