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與醫院糾紛… 早產兒夭折 父母竟被催討25萬醫藥費
2018年聖誕節前夕,孕婦布特妮‧藍恩(Brittany Giroux Lane)在紐約西奈山西醫院(Mount Sinai West)生下的早產女嬰在加護病房住25天後宣告不治;一年多後,卻收到保險公司追討25萬7000元醫藥費帳單,理由是更換保險公司導致計費疏失。
紐約時報指出,這件案例凸顯大型醫院與大型保險公司兩強較勁之下,夾在中間的消費者通常只能在收到帳單時,才知道醫藥費用的具體數字。
報導指出,布特妮‧藍恩2019年1月痛失才剛出生的女兒,2020年夏天她與丈夫克雷頓‧藍恩(Clayton Lane)卻收到信諾保險集團(Cigna Corp)催繳通知,上面寫著積欠醫藥費共計25萬7000元。保險公司指出,由於藍恩夫妻曾因職務異動更換保險公司,因此她生產過後信諾保險逾繳某些其實不必給付的費用給醫院。
家屬悲:一再憶起喪女之痛
藍恩夫妻說,對於整起事件感到不解的是,保險公司多繳醫藥費給醫院,到頭來卻找消費者追討;克雷頓‧藍恩指出:「對他們來說,只是在商言商,但對我們來說,卻是一再經歷傷痛,一次次憶起女兒的死。」
專家表示,大型醫院與大型保險公司爆發費用糾紛時,消費者根本無計可施;消費者對於醫藥費帳單常常難以估計,通常都是等到好幾個月後陸續收到帳單通知,才能知道具體數字。
意外醫藥費帳單事件頻傳
2020年,國會通過法案禁止保險公司向消費者收取「意外醫療帳單」(surprise medical bills),新法將在2022年起生效;但類似藍恩夫妻等其他類型的意外醫療帳單,未來仍將持續存在。
家屬無奈陳情 終獲解決
報導指出,藍恩夫妻花了數小時打電話、寄發數十封郵件,也向位於兩州的主管機關陳情,希望解決問題,為此感到心力交瘁。
醫療顧問機構Systemedic Inc醫療費用專家蘇珊‧努爾(Susan Null)指出,在這起案例當中,對於保險公司付了什麼款項給醫院,病患毫無掌控能力,消費者也沒辦法控制保險公司能否向醫院把多繳的款項討回;努爾說,某些情況下,病患後來索性自行聯絡醫院,要求醫院把款項退給保險公司。
藍恩夫妻向州政府陳情之後,終於收到保險公司來函,承諾不再寄發催討通知信。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