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經濟對話 華府簽署備忘錄 約定「持續進行」

「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20日上午8時在華府四季酒店登場,雙方簽署未來持續對話的備忘錄(MOU);被問到民主黨政府上台後是否能延續,台灣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表示,台美簽名文件為基礎,即便是對未來政府也會持續,且美國對台政策相當有連續性,一旦提出,不管哪個政黨執政,都會持續進行。
陳正祺也說,經濟對話不是貿易談判,分屬兩個不同平台,主管機關國務院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權責也不同,美台關係深化對貿易談判有正面影響,他不能透露與USTR溝通內容。
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和陳正祺舉行實體會議,對話聚焦供應鏈、5G與能源等,開幕式即簽署未來將持續對話的MOU。
受疫情影響,這場對話閉門舉行,陳正祺會後在雙橡園舉行記者會,說明成果;他表示,雙方簽署MOU確立對話機制化,美方提出「美台科技合作協定諮商」,未來將啟動工作小組對話,討論美台科技合作項目。
台美簽定對話機制常態化的MOU,適逢美國政黨輪替,是否會讓這場對話成為空前絕後的一場?陳正祺表示,台美雙方都在文件上簽名作為基礎,即便是對未來政府也會持續下去;陳正祺表示,美台科技合作協議諮商是美方提出,雙邊都表達了政治意願,後續談合作、推動政策,根據台美往來經驗,美國對台政策相當有連續性,一旦提出,不管哪個政黨執政,都會持續進行。
陳正祺表示,除了參與這場對話,他也在美國期間,與美國貿易代表署的官員視訊通話,雙方有溝通,並取得不對外透露內容的默契,不影響貿易談判進度。
陳正祺不證實也不否認與USTR的通話,是否觸及美豬及美牛進口台灣的議題;他說,這非這次台美對話的討論項目,會中雙方也無人提到中國對世界造成的挑戰;他說,這是美台加強雙邊關係,沒有針對任何第三國。
這次參與對話的美國官員,除柯拉克,還有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國務院婦女議題無任所大使柯莉(Kelley Currie)、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與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
對話議題包括,科學與技術、供應鏈重組、5G網路、投資審查、基礎建設及能源、全球健康安全及婦女經濟賦權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