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疫」外翻轉:美國升了 中國降了

聯合國第27屆氣候峰會(COP27)正在埃及舉行,追蹤碳排放數據的組織「全球碳計畫」(The Global Carbon Project) 11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多出1%,對於對抗氣候變遷可說是壞消息,然而卻出現反常的轉折,中國的碳污染比2021年卻降了0.9%,美國則比去年增加了1.5%,兩者都與各自的長期趨勢相反,過去中國的碳排放不斷攀升,美國的碳排放一直穩步下降。
「全球碳計畫」報告第一作者、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弗里德林斯坦(Pierre Friedlingstein)向美聯社透露,美國與中國的情況皆與新冠疫情有關,另外可能也和俄烏戰爭造成的能源危機脫不了關係,兩個因素都是擾亂今年數據的主因,難以得知趨勢走向;他指出,中國2022年嚴格控制疫情的封控政策是其碳排放下滑的主因。
除了美國,印度2022年的碳排放也增加6%,歐洲則減少0.8%,全球其他地區的碳污染平均增長1.7%。
弗里德林斯坦稱,碳排放上升多來自交通,隨著各地解封,旅遊限制解除,汽車與航空運輸量增長也促進碳排放。
儘管全球碳排放仍在增長,但已不如10年前或15年前快速,不過整體上,對於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內的目標而言,仍然是個壞消息。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氣候科學家奧本海默(Michael Oppenheimer)直言:「這意味著我們最好準備超出目標,進入人類從未經歷過的世界。」他並非本次研究成員。
弗里德林斯坦團隊與其他科學報告指出,在達到1.5℃的大關之前,全球只能再排放3800億公噸的二氧化碳,約等同於九至十年的碳排放,意即全球可能將於2031或2032年超標。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氣候科學家卡柏(Kim Cobb)表示:「這是個壞消息,當我們必須在2030年之前使碳排放減半,將全球暖化控制在絕對最低值時,實在很難看到一線希望。」
根據本次研究計算,2022年全球的能源與水泥使用可能排放366億公噸的二氧化碳。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