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兆救經濟「德政」 共和黨攻擊推高通膨 民主黨不敢提

這次期中選舉,民主黨競選時殊少提到拜登總統執政近兩年,斥資2兆元挽救經濟,幫忙千百萬全國家庭度過新冠疫情對財務造成的危機,原因在共和黨攻擊紓困法太多現金把經濟炒得過熱,升高通膨,把國家推向衰退。
紐約時報16日報導,民調指出國人明知自己喜歡收到紓困金,也知為何拿到錢,民主黨本寄望能因此取得選舉紅利;民主黨的紓困法有兩大項目,讓各家各戶直接有感:第一是直接撥1400元給中、低收入個人,第二是擴大兒童抵稅額,每人每月達300元。
紓困法本被視為拜登的招牌經濟成就,尤其兒童抵稅額大幅減少貧困兒童。
自由派活躍人士對民主黨候選人沒把競選焦點放直接紓困全國家戶,十分不解;資深經濟學者休斯(Chris Hughes)指出,這真是錯失機會,犯下戰略錯誤,依他任職的機構民調數據以及經驗可以得知:兒童抵稅額本可以影響期中選,而且效果遠比很多候選人所想大得多。
民主黨民調專家塞琳達‧雷克(Celinda Lake)詳細調查選民對兒童抵稅額的看法,她援引調查數據指出,民主黨候選人本應主打拜登這項施政幫忙各家各戶因應物價上揚;「民主黨對通膨本有說法,只是現在不用而已。」
但很多選戰策士並不認為如此;他們認為選民對宣揚疫情紓困無感;有些民主黨人擔憂共和黨一直在叫喚,指責食品、房租等日常開支上漲,都是紓困害的,已經動搖選民的看法。
經濟學者一般贊同經濟刺激開支助長通膨,但影響多大,各家看法莫衷一是。拜登政府官員及民主黨候選人拒絕這種說法;碰到逼問時,他們為救急開支辯護,指出目前全球進入急劇通膨期,開支讓美國相形其他富國,馬步扎得更穩。
AdImpact機構數據指出,這個選舉周期,共和黨斥資近1億5000萬元,在全國電視打通膨主題的廣告。
紓困案通過後幾個月,民主黨高層很有信心,認為把錢直接給國人,已解決長久以來讓兩黨都苦惱的兩難處境。
但選民並不領情。民眾知道拜登有直接紓困、提供兒童抵稅額,但時逢快速通膨,兩項施政都沒化為選舉賣點。期中選舉距紓困生效那幾個月太遠,選民已經忘了,後續發生太多事,早已岔開選民心思。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