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表態協防台灣 坎伯:美政策不變 否認「白宮收回言論」

拜登總統第四度稱若中國侵犯台灣,美軍將捍衛台灣,被質疑改變不明說是否介入台海衝突的「戰略模糊」政策;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總監坎伯(Kurt Campbell)19日在智庫活動回應,「我想總統的發言很清楚,我認為我們的政策是一致的、沒有改變的,以及會持續下去的。」
坎伯否認「白宮收回拜登言論」,他強調美國的政策一貫,並揭櫫主要目標,包含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以捍衛及穩定現況,確保有著健康的對話與討論,避免因疏忽導致的局勢升溫;「這些仍是拜登政府的持久目標和目的,和前幾屆政府都一致。」
拜登在18日播出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節目「60分鐘」訪談時表示,中國若侵犯台灣,美軍將捍衛台灣,這是拜登就任總統以來第四度這樣表態,也是美國聯邦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拜登首度重申立場。
一名白宮發言人透過電郵表示,拜登先前就有過類似發言,包含在東京訪問時,不過他也清楚表態:「美國對台的戰略模糊政策並未消失,美國的台灣政策沒有改變,目前仍是如此。」
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19日表示,「我們聽到拜登總統的心裡話」,相信台美雙方會持續在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的基礎上,有更緊密的合作來促成並維持區域的和平跟穩定,共同維護現狀。
白宮雖一再表明對台政策不變,但外界質疑美國脫離「戰略模糊」的聲浪越來越高;戰略模糊指的是美國依「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台灣確保自我防衛的能力,而不明確保證,當中共解放軍犯台時會協防台灣,反之則稱為「戰略清晰」。
戰略模糊被認為能有效遏止北京野心,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坎伯去年表態反對走向戰略清晰。
至於國會議員近年來陸續推動挺台法案,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傑出學者包道格認為,美國的對台政策一直都是隨著改變中的實際情況調整和反思,不過,「政策框架是基本不變的。」包道格說,美國依然是基於「一個中國」政策、美中三聯合公報、台灣關係法,和中國追求和平統一的承諾,美應維持外交紀律和持續嚇阻破壞政策的架構。
北京不滿美國「掏空一中政策」,美國指控北京「改變現狀」,包道格表示,美國對於遵守長期政策的紀律出現磨損和傾向片面改變現狀的跡象,北京乘機建構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解釋,他認為雙方都應展現克制。
針對台灣,包道格說,台灣依賴美國導致很難暢所欲言,不過現在似乎是時候了,台灣領導人應鼓起勇氣告訴華盛頓「它太愛台灣了」;華府和台北可以更冷靜地協調管理容易發生危機的美台和兩岸關係。
包道格表示,當國會議員說要訪問台灣、要推動更多挺台法案時,台北自然不會想要疏遠國會,但台灣隨後就必須為這些行動付出代價,華府可幫忙,為官方或非官方行為建立紀律。
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曼(Walter Lohman)剛從智庫跳槽到共和黨籍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辦公室,他表示,美國國會可以辯論「與中國競爭法案」,也應討論對台政策;如今,參院外交委員會打算為台灣政策添磚加瓦,在台灣關係法通過40多年後,國會需要證明自己有能力進行重大改革來阻止中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