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曼哈頓將徵收堵車費 新澤西州長、華人抨擊不公

紐約市半程馬拉松鳴槍 華人熱情邁步

火星樣本預計2030年代送回地球 歐美研究防範外星病毒

毅力號漫遊者去年8月送回火星的圖像,探索外星生命被天文學界列為未來十年首要任務。(Getty Images)
毅力號漫遊者去年8月送回火星的圖像,探索外星生命被天文學界列為未來十年首要任務。(Getty Images)

1973年美國著名天文學者薩根(Carl Sagan)曾在他的著作「宇宙連結」(The Cosmic Connection)提出一個設想:「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病原體,這些有機體如果被帶到地球環境,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生物危害-火星瘟疫。」

「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作者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也在小說「天外病菌」(The Andromeda Strain)提到類似情況,外星球的樣本可能含有危險的有機體,導致反向汙染,來自其他星球的物質也有傷害地球生物圈的風險。

科學家長期以來在大部分的假設中參考薩根的警示,但在接下來十年,他們將開始針對反向汙染風險做出實際行動;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正在為共同的「火星樣本返回任務」(Mars Sample Return)做準備。

火星上的探測器目前正在蒐集樣本,最終由太空船帶回地球。然而,無人可保證這些樣本不包含微小的的火星生物,若真的有,也沒人敢肯定這些「火星人」不會為地球帶來危害。

考量到這些假設,NASA必須高度戒備,將火星樣本視為可能引發下一次全球流行傳染病的來源,NASA火星樣本管理人哈靈頓(Andrea Harrington)指出:「這不是0%的機率,我們審慎調查,確保沒有汙染的風險。」

一旦火星樣本到達地球,必須先存放在「樣本接收設備」(Sample Receiving Facility),這些設備必須符合生物安全第四等級(BSL-4)的標準。

BSL-4代表能夠安全存放科學已知最危險的病原體。

NASA準備的時間所剩不多,如果火星樣本按時返回地球,預計將於2030年代中期抵達。

由於NASA目前並沒有符合標準的現成實驗室可存放火星樣本,哈靈頓與其他三位科學家組成專門小組,四處考察幾個風險最高的實驗設施。

該團提供NASA幾個可能的方法,可將現有的BSL-4標準實驗室升級,或者建造全新的專門實驗室,NASA目前也在考慮其他折衷辦法。

無論最終如何實行,考察結果顯示設計與建造實驗室可能得花8到12年的時間,因此考察團隊建議NASA盡快啟動計畫。

火星 NASA 太空

上一則

沙烏地斥資1兆元 拚「非宗教」觀光

下一則

西雅圖教師工會罷工 延後開學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