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出手踩煞車 參院「台灣政策法案」二度延審

參院外交委員會原定3日下午審查由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新澤西州)領銜提案的「台灣政策法案」,因參院院會優先處理批准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提案,因此委員會審查會將延後到下次處理「台灣政策法案」,預計將在9月;彭博資訊報導,白宮正出手踩煞車,避免影響對台政策。
外交委員會 盼9月就能表決
這已是「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第二度延後審查,上月19日首次審查時,因共和黨議員要求更多時間來研究法案內容,梅南德茲宣布延期至3日;據了解,共和黨正在研擬對策。
負責外委會事務的梅南德茲通訊主任巴瓊(Juan Pachón)3日表示,院會正在辯論及表決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議案,因此外委會無法開會審理台灣政策法案;希望在8月休會結束後,國會復會的首個審查會,外交委員會就能表決台灣政策法案。
梅南德茲與共和黨籍參議員葛理漢(Lindsey Graham)4月聯袂訪問台灣,回到華府後提出台灣政策法案,內容包括提供台灣軍援資金、制裁升高敵對情勢的中國官員、賦予台灣「主要的非北約盟友」地位、要求美國國務院協調更改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處名稱等;梅南德茲形容這是「台灣關係法」1979年生效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最全面的修訂。
拜登政府憂牴觸「戰略模糊」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拜登政府憂心這部法案將「適得其反」,與數十年來的「戰略模糊」政策相牴觸,白宮正在遊說民主黨參議員對台灣政策法案踩煞車。
外委會的民主黨籍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康州)告訴彭博,這部法案將拉近美台距離,他不確定現在是不是揚棄40多年來政策的好時機,他與白宮高度關切此事;墨菲說,法案延後到9月審查,且可能重新修改。
梅南德茲同時3日在紐約時報投書,細數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舉措,他說,北京針對眾院議長波洛西訪問台灣的威脅舉動是可以預期的,這表明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好戰。
梅南德茲表示,波洛西是對的,不能讓中國來決定誰可以、誰不能訪問台灣;北京的氣勢洶洶反而堅定台北、華府和區域夥伴的決心,要對抗中國的侵略有很多策略,美國國會也有清楚的兩黨共識,以提供台灣人民迫切需要的支持。
梅南德茲說,這是他提案的初衷,在中國為侵略台灣做好準備之前,要把握機會重振美國的外交戰略,與台北合作推動軍隊現代化並維持嚇阻能力;確保戰略方向正確,嚇阻並阻止北京的問題行為,鼓勵習近平作出和俄羅斯總統普亭做出不同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葛理漢對彭博批評拜登政府對中軟弱,他說,若把這部訪案送入參院院會,它將獲得壓倒性支持。他在受接受福斯新聞的訪問中,力挺眾議長波洛西訪問台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