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愛國、信仰不再是主流價值 43%認為金錢最重要

遏制哄抬油價 加州立法通過 全美首例

芝大華裔科學家改造基因 移植皮膚治毒癮

芝大Ben May癌症研究中心副教授吳小陽。(吳小陽提供)
芝大Ben May癌症研究中心副教授吳小陽。(吳小陽提供)

芝大神經生物學教授徐明。(徐明提供)
芝大神經生物學教授徐明。(徐明提供)

由芝加哥大華裔科學家吳小陽(Xiaoyang Wu)、徐明(Ming Xu)領軍的一項新研究,帶來治療吸食古柯鹼等毒品成癮問題革命性突破,該研究主要透過基因編輯,把含有特別成分的皮膚幹細胞移植到成癮患者身上,可有效防範吸毒致死且能避免成癮,類似方法可望延伸到治療酒精和藥物濫用。

聯邦官員稱,部分毒販在鴉片中混入古柯鹼,促使吸毒者在不知不覺下服用,更易上癮。在芝大華裔科學家宣布這一研究成果前,毒品成癮問題幾乎無藥可治,因此該成果格外引起關注。

據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統計,過去八年,全美與古柯鹼相關的死亡人數大幅上升,其中很多都將古柯鹼與鴉片類藥物混合服用,全美平均每年約有2萬人死於使用古柯鹼。

芝加哥大學Ben May癌症研究中心副教授吳小陽22日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說,他與芝大神經生物學教授徐明一起完成了研究,目前該療法已成功運用在老鼠身上,預期明年開始進行人體研究。

吳小陽說,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人體血液中的某種酶,可透過基因工程改造而降解古柯碱,將這種酶植入皮膚幹細胞,經過皮膚移植回毒品成癮患者身上後,儘管使用大量的古柯鹼,受測老鼠也不至於因為吸毒過量而死亡,而且不會成癮。

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生物醫藥工程」期刊;為將此發明推向商業市場,兩人與目前正在芝大商學院攻讀企管碩士的麥爾斯(Ryan Meyers),於芝大新創計畫下成立了AddGraft Therapeutics公司。

吳小陽解釋,比起身體其他部分,皮膚是最容易取得及移植的幹細胞,這也是他們選擇培養皮膚幹細胞的主要因素。在獲得患者皮膚幹細胞後,使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對其進行修飾,研究人員因此可引入能產生分子的基因,從中降低對於服用毒品或尋找毒品吸食的動機,接著,將編輯後的皮膚幹細胞重新植入患者體內,讓患者可以自動產生這些抗拒毒品的分子;他說,臨床研究已證明可讓老鼠防止藥物成癮和過量服用。

他表示,這個過程,可以有效、安全地為患者提供治療,「我們相信這種新方法可以作為患者的長期治療途徑」。

神經生物學與毒品成癮問題的專家徐明補充,類似方式也可望運用在酗酒成癮,通過這種單一的轉基因皮膚移植來預防飲酒過度,未來將進一步運用到藥物濫用的治療。過去 25 年來一直專注於藥物濫用課題研究的徐明指出,他的實驗室以及該領域許多實驗室的研究結果,向來很少商業化,他希望藉著這次的成果,能讓公眾受益。

毒品 華裔 哥大

上一則

2.5萬移民湧邊界 等待42號令解除 拜登政府擬對策

下一則

西方防堵俄國賣金 1400億黃金儲備恐難脫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