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帳篷用餐風行 真的能完全抗疫嗎?

新冠疫情大流行下,不少人認為,在戶外空氣流通的空間架起帳篷或在圓頂冰屋用餐,比擠在室內更安全,真的嗎?公共衛生專家說其實並不盡然,不能一概而論。
不少餐館為應對疫情,防止病毒傳播,紛紛在戶外架設帳篷、圓頂冰屋或其他戶外裝置,讓用餐的顧客避免進入室內。
專家指出,這些帳篷及設施裝置必須通風良好,假如帳篷四面和篷頂都封閉,其防病毒效果可能反而不及有良好通風的室內用餐空間。
康乃爾大學公共衛生專家威斯富瑟(Isaac Weisfuse)表示,通過帳篷的氣流愈多,防病毒效果也愈好。
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海德伯格(Craig Hedberg)說,在戶外帳篷或冰屋內用餐,確是一種創意性的解決方案,若因此而避免與其他人混一起,那實在最好不過,不過切勿與非同住的人一起共用。
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奧布麗‧戈登(Aubree Gordon)也表示,在各批顧客使用的間隙,應清潔帳篷,並至少讓空氣流通20分鐘。她還建議服務員應將食物放在帳篷外的托盤上,盡量減少與食客接觸。
帳篷的確可讓食客安心,幫助許多餐館度過疫情難關,但食客使用這些帳篷可能會額外收費,例如底特律的Lumen餐廳每人額外收費30元,餐廳會提供保暖設施兩小時;至於使用可容納六人的溫室,至少花費300元。
餐廳的管理合夥人米爾頓(Gabby Milton)說,他們會在客人結束聚會後,便徹底清洗帳篷,噴灑消毒噴霧並通風30分鐘。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