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兩黨揮霍…國債飆至31.4兆 20年暴增5倍

美國2023年的國債法定債務上限已來到31兆4000億元,為史上最多,也是剛進入21世紀的六倍,紐約時報指出,這20年來的減稅、因應衰退、兩黨揮霍,都助長更多聯邦借貸,按估計未來十年每年平均增加約1兆3000億元;學者指出,2021年的財政赤字,川普要負最大責任,拜登次之。
國債上周觸及上限,而共和黨主宰聯邦眾院後,除非拜登總統答應大幅削減開支,不然拒絕調升債限,華府瀕臨另次財政攤牌,過去20年多次上演的兩黨對峙的老戲碼再炒冷飯一次。
但國債大增是兩黨自找自選的。自2000年以來,兩黨政治人物都養成習慣,舉債周轉戰爭、減稅、擴大聯邦開支、照顧嬰兒潮世代醫護,另採緊急措施幫忙國家度過兩次大傷元氣的景氣衰退。
「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總裁馬雅·麥吉尼斯(Maya MacGuineas)指出,國債暴增是因兩黨都減稅、增加支出,可不是共和黨減稅、民主黨多花錢,故事沒那麼簡單,事實上兩黨兩者都愛做。
沒幾個經濟學者相信當前的國債水準可稱經濟危機,話雖如此,有些學者相信,聯邦政府變得如此龐大,已取代民營企業,過程中傷害經濟成長;但華府及華爾街的經濟學者都警告說,政府開始無力償債之前還沒調升債限,後果可能危害極大。
兩黨國會議員鬥歸鬥,卻沒什麼行動想削減他們造出來的聯邦預算赤字;距離上次政府開支少於歲入,已經快要25年了。
預算專家指出,現在開支計畫政治方面受到歡迎,退休的嬰兒潮世代迫使社會安全、聯邦醫療保險成本年年上升,巴望政府收支再次平衡,在未來十年或更久是不切實際的事。
國債水準來到如此,很難把應負責任派到個別總統或政黨頭上,原因在政策決定經常環環相扣;大略說來,兩黨都愛舉債,兩名共和黨總統的布希、川普共增加債務12兆7000億元,兩位民主黨總統歐巴馬及拜登再增債13兆元。
這個算式還沒算到總統離職以後,其政策決定的影響依然徘徊不散,例如布希總統的減稅直到今天依然讓聯邦歲入減少。研究聯邦預算的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學者布拉豪斯(Charles Blahous)就指出,2021年赤字,首先該歸咎川普,其次才是拜登。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