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碳2化合物列危險毒物 家具、地毯、食品包裝都有

聯邦環保署26日將疑似致癌又汙染環境的全氟碳化合物(PFAS)中,兩種常見的化合物歸類為危險的毒性「永久化學物質」(forever chemicals),一旦滲入水源和土壤,廠商可能須負責清理。
這兩大化合物是氟化表面活性劑(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compounds,氟基表面活性劑),屬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早與人類生活環境「結為一體」,包括家具裡都含有,人體與野外都偵測到其存在。
環保署未直接下令禁用,但要求廠商隨時評估、定期向政府報告這兩大成份滲入水源與土壤的狀況,嚴重時須自行清除。
人造的「永久化學物質」有4000種,氟化表面活性劑是其一,稱為「永久」,因為分解很慢,一旦被人體吸收,也會常存體內,過量有致癌之虞,也被認為可能是生育率降低、甲狀腺疾病等健康問題的禍首。
部分廠商已經主動逐步減少使用,但是,一如其名,這種物質一旦流入環境與人體,不會很快消失,因此在許多商品與人體裡,仍不時偵測出其成分。
環保署長芮根(Michael S. Regan)說,人類社會接觸永久化學物質已久,承受其害也太久了,最新舉措就是要保護大家,不受全氟碳化合物汙染之害,同時要汙染方負起責任。
除了前述兩樣氟化表面活性劑,環保署可能增列其他永久化學物質為危險物,年底之前會公布,徵求各界回饋意見。
共和黨國會議員說,這項新規定會對產業界造成過度的負擔,因為含氟化表面活性劑永久化學物質的東西太多了,地毯、防水衣、食品包裝如微波後可食的爆米花包裝袋都有。
環保署2016年的安全限量規定,把產品中裡面的該類化學物質含量訂在兆分之70以內(70 parts per trillion),才不會構成健康風險。因為根本就沒有「安全」含量的標準,今年的安全門檻降到「幾乎為零」。
參院環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資深委員卡皮托(Shelley Moore Capito)認為環保署應優先鼓勵研發新科技,把有害化學物質清除、分解掉,而不是把責任轉嫁到廠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