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空氣明日好轉?氣象局:外出最好戴這種口罩

紐約空污指數飆到342 連續兩天成全球空污最重城

年輕男女同工同酬 都會區相差無幾 年齡增長後 鴻溝依然鮮明

新研究顯示,現在包括洛杉磯、紐約在內,全國22個都會區的30歲以下女性勞工收入與同年齡層男性相同或更高;然而,與真正落實男女同工同酬相比,仍有相當的距離。(Getty Images)
新研究顯示,現在包括洛杉磯、紐約在內,全國22個都會區的30歲以下女性勞工收入與同年齡層男性相同或更高;然而,與真正落實男女同工同酬相比,仍有相當的距離。(Getty Images)

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現在在包括洛杉磯、紐約在內,全國22個都會區的30歲以下女性勞工收入與同年齡層男性相同或更高;然而,與真正落實男女同工同酬相比,仍有相當的距離。

華盛頓郵報報導,丕優的研究顯示,雖然已有22個都會區的30歲以下女性勞工收入與同年齡層男性勞工相同、或更高;都會區女性所得更為平等,與都會地區的就業結構在學歷、技術等都相對較高有關。

領導此研究的丕優學者弗賴(Richard Fry)就表示,學歷愈高的勞工,性別的鴻溝就愈窄,「受大學教育大體來說是有所回報的」,擁有同樣的學歷、技術及經驗時,甚至不乏雇主相較於男性,更願意認可女性勞工的案例。

絕大多數研究顯示,隨著女性學歷上升,性別平等意識發揚,法規對企業透明化的要求之下,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情況正在改善;但是與真正落實同工同酬相比,仍然有段距離。

截至2019年,全體男性勞工每賺1元時,女性只賺82分,與2009年的77分相比有進步,但幅度有限;而在全國範圍內,30歲以下男性勞工每賺1元時,女性只賺93分。

這些數字背後反映國內就業結構依然存在三個問題,首先,重工業、科技業等高薪工作依然為男性主導;其次,男女就業薪資差距有地域差異;再來則是女性勞工隨年齡增長及角色轉換而浮現的玻璃天花板問題。

例如弗賴說雇主可能更願意認可女性勞工,就有一項前提:「成為母親之前」,若是之後,「她反會受到懲罰」;密西根大學公共政策教授貝琪·史蒂文生(Betsey Stevenson)則說,女性晉升需要的時間、加薪幅度,依然遜於男性同僚。

專家指出,女性在職受訓機會依然較少,就算擁有相同技能,仍較可能被安排在較低的職位;此外,成為母親後,因產假、育嬰假被視為「脫軌」而對晉升的影響,就算是在體制友善的企業也不例外。

勞工 就業 洛杉磯

上一則

90%美國超市顧客願換牌子 品牌忠誠度被「2原因」敗掉

下一則

看不順眼舊家具?IKEA美國37家分店 願意付錢買回去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