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起訴、何時起訴…FBI對付外國網路間諜有新招

美國對付網路間諜有新招,抓到嫌犯是否或何時起訴,要看「整體」成效,這是聯邦調查局(FBI)累積多年經驗後的初步結論。
FBI網路處助理主任沃恩德朗(Bryan Vorndran)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這項跨部門作業目的是讓網路罪犯鎩羽而歸 ;基於此,執法部門會仔細考慮如何起訴、何時起訴,甚至是否起訴嫌犯。
「我們和各部會夥伴合作多時,做法比起前成熟多了,目前專注的是今後要如何做,才能達成(對嫌犯)最大衝擊的目標。」
起訴成效如何,最明顯的案例大概是2014年,偵破五名中國軍方駭客偷竊美國企業機密案;隨後,聯邦檢察官也起訴了駭入索尼電影公司的北韓電腦程式員、破壞雅虎網站的俄國情報員、網路攻擊紐約市郊小水壩的伊朗駭客,以及試圖偷竊新冠疫苗研發資訊的中國間諜。
起訴、通緝外國間諜只能把嫌犯鎖定在其本國,警告敵國「我們已發現你們的行動」,但實際效用卻很小,因為能夠把嫌犯引渡到美國受審的機率幾乎為零;美國和網攻重大嫌犯國沒有引渡條約,能逮到人都難,更何況引渡。
不過,美國逮捕外國嫌犯的案例不是沒有,司法部人員去年秋天趁嫌犯出國,在波蘭逮捕Kaseya惡意軟體網攻嫌犯烏克蘭人瓦辛斯基(Yaroslav Vasinskyi)之後,宣布起訴他。
FBI還有其他辦法對付網路駭客,例如,去年德州殖民油管公司被惡意軟體駭客敲詐付出440萬元,美國政府設法奪回大部分「贖金」;此外,去年4月FBI取得法院許可,得以遙控數百部電腦,反制駭客對微軟Exchange電郵信箱的大舉入侵行動。
沃恩德朗說,這表示,起訴還是很有用的防諜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他說,FBI不只和公部門合作,也和民間企業合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