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8.8歲降至77.8歲 疫災減壽1歲 二戰以來下最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人的預期壽命在2020年上半年平均減少一歲;據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最新公布資料,少數族裔所受影響最大,非裔減少近三歲,西語裔減少約兩歲,但這份初步報告並未分析亞裔或原住民的趨勢。
監看CDC數據的安德森(Robert Anderson)說:「上一次出現如此大幅度減少趨勢,是在1940年代的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其他健康專家表示,預期壽命減少不僅僅是新冠肺炎的直接影響,心臟病、癌症等也有影響。
舊金山加州大學(SFUC)流行病學及生物統計學系主任克莉絲汀‧畢賓斯-多明戈(Kirsten Bibbins-Domingo)說:「這些數字真的令人震驚的是,僅反映出半年的情況,(整年度)可能更慘。」
這是CDC首次公布初期的部分預期壽命紀錄,實際上同期還有許多死亡通報;預期壽命是指今天出生的嬰兒,通常可以活多久。
2020年是美國歷史上最多人去世的一年,第一次全年死達300萬人。
2020年上半年,美國人的預期壽命為77.8歲,同比2019年的78.8歲低一歲;其中男性75.1歲,女性80.5歲。
若以族群來畫分,西語裔的預期壽命仍在所有人中最長,非裔比白人少六年,翻轉兩者1993年接近的趨勢。
在2019年到2020年上半年,非裔的預期壽命減少2.7年,為72歲;西語裔縮減1.9年,為79.9歲;白人則減少0.8年,降至78歲,CDC初步報告並未分析亞裔或原住民的趨勢。
畢賓斯-多明戈說:「非裔和西語裔社群受新冠疫情重創。」
她說,非裔和西語裔較多人從事第一線、低薪的工作,生活在擁擠的環境,較容易感染病毒,「宿疾情況較多,且公衛條件較差」。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癌症專家及公衛教授布洛利(Otis Brawley)表示:「需要讓每一位美國人都得到足夠的健康照護,健康照護需要以預防和治療定義。」
布洛利說,整體而言,預期壽命提供了更多「錯誤應對疫情」的證據,「我們的疫情比其他國家慘烈,人口僅占全球4%,死亡率卻占逾全球新冠病歿的20%。」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