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飛20個月 波音737 MAX獲FAA准許復飛

波音(Boeing)737 MAX型客機造成兩起共346人死亡的空難後,去年3月停飛迄今20個月,18日獲准復飛,但該機型引擎設計的基本空氣動力學問題仍受專家質疑。
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核准737 MAX客機復飛僅限美國的航空公司,包括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和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營運的72架737 MAX客機。
FAA的復飛條件要求重新訓練駕駛員,各家航空公司的復飛程序不一;擁有24架737 MAX客機的美國航空計畫在12月底及明年1月初以此機型往返紐約—邁阿密,最快12月29日「首航」。
西南航空擁有34架737 MAX客機,為前述三家航空公司中最多,最快明年春季復飛此機型;聯合航空則表示,擬於明年第一季展開此機型的復飛計畫。
全球共有59家航空公司使用737 MAX客機,涵蓋32國共387架,各國復飛標準由該國監管單位決定。
消息人士透露,波音737 MAX客機遭停飛到復飛的過程及時間,比波音預期的還要長,造成波音逾200億元的損失。
失事調查發現,該型客機在研發過程就有安全疑慮,甚至涉及「欺瞞」。業界專家表示,美國航管單位要求的改善措施,無法改進引擎的「本質缺陷」,不宜重飛。
波音雖然已針對軟體缺陷及飛行員反應做出改進並試飛無誤,全國最大的飛行員工會(APA)也予以認可,FAA局長狄克森(Steve Dickson)也親自試飛了一趟,對改正成果甚表放心。
然而,航空顧客權益活躍分子奈德(Ralph Nader)表示,737 MAX本質具重大缺陷,「應該永遠不准起飛。」他說,該型飛機引擎位置與機艙不配的基本飛行動力學問題不容忽視,這是「倉促、骯髒」的設計,人為錯誤加上不穩定的飛行動力問題,導致737 MAX不安全。
奈德提出徹底解決之道:加長機輪的落地起落架,把引擎裝到翼下更安全的地方,像更早期的737型一樣,毋須自動壓低鼻翼的MCAS軟體。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