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防疫新10條 封控鬆綁 不再全員核酸檢測

中國7日宣布「新十條」大幅鬆綁封控防疫措施,受到中國國內民眾以及海外投資者的普遍歡迎,被視為早前多個城市爆發「白紙運動」的勝利,也反應出已實施三年的「動態清零」政策不得人心。
根據最新公布的防疫鬆綁「新十條」規定,儘管新冠變異株Omicron傳播性強,但感染後大多為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無需特殊治療,可以居家隔離,萬一病情加重時再及時轉往醫院治療。
跨區流動者 不再查驗健康碼
「新十條」之中最重要的是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一般場所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健康碼。
精準分風險區 不得臨時封控
規定要求更精準地畫分風險區域,不得隨意擴大到小區、社區和街道等區域,也不得臨時封控。
「新十條」鬆綁措施一經公布,立即成為中國微博上熱搜的頭號話題,許多人歡呼生活終於可以恢復正常;有用戶貼文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天,顯示民眾普遍對清零政策的不滿。
多位專家力挺防疫鬆綁,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數據顯示重症病例的比例很低;國家衛健委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甚至表示,「已經接近(恢復疫情前生活)時機」。
中國是最後一個仍在全力遏制新冠病毒傳播的大國,「動態清零」的極端防疫措施的確將確診病例和染疫死亡人數壓得很低,然而這個政策不僅重創中國經濟,民眾生活在沒完沒了的禁足和封控狀態之中,看不見盡頭。
動態清零政策引發極大民怨,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內的最少八個城市,罕見地爆發了反封控的白紙抗議示威活動,上海的示威者甚至喊出了「習近平下台」和「共產黨下台」的口號。
從正面看,中國放寬嚴苛的防疫措施是聽取民意,但從另一角度是這次白紙運動的勝利。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中國辦事處創始主任葉雷(Ray Yip)形容為中國政府的180度轉變。
在華外商也對清零政策給他們在中國帶來的嚴重損失,愈來愈表示不滿,因此當中國政府大幅放寬防疫封控措施,自然也受到外國駐中國企業、商家和商業協會的歡迎。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表示,任何開放政策都是積極的;商會主席華剛林(Colm Rafferty)在聲明中表示,「今天(7日)宣布的措施聚焦於國內的環境,但是我們也希望看到入境旅行的限制,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放鬆。」
大幅鬆綁 仍有民眾持觀望態度
對於大幅鬆綁封控防疫措施,仍有民眾持觀望態度。社媒上有人擔心鬆綁會否引發感染者人數的暴增,許多人急忙搶購家庭檢測盒以及防治發燒、感冒的藥品。
▼白紙運動逼出北京讓步解封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