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許家印涉犯罪 高顏值恆大歌舞團被曝光令人咋舌

封面故事/年少甘迺迪 荒島等救兵 椰殼傳書信

台海近期內是否衝突?關鍵在於這個人是否以及何時訪台

即將出任眾院議長的麥卡錫抗中友台立場鮮明。(Getty Images)
即將出任眾院議長的麥卡錫抗中友台立場鮮明。(Getty Images)

自8月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大量增加,許多人稱此現象是「新常態」,國安高層和軍方將領也對中國可能加快侵台發出警告,不過在美國智庫一場針對美中或台海是否可能在近期內發生衝突的辯論中,多數人都認為中國在一、兩年內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不大,但變數仍然存在,包括美國眾議院新議長可能訪台的問題。

美國之音報導,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實力項目周前邀請專家,針對「中國在台灣海峽軍事活動增加的『新常態』可能導致美國與中國或中國與台灣未來1到2年內發生危機或衝突」的假設進行辯論。

目前在「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擔任研究員的卡爾弗說,如果未來的眾議院議長訪問台灣,它不會和裴洛西訪台一樣,是自1997年以來的第一次,而會是在12個月、18個月或24個月內的第二次,對中國來說這將成為一個形態,也就是美國政府中與行政當局同等地位的國會最高領導層、總統繼承順位僅次於副總統的議長,今後將定期訪問台灣,他認為這將使中國做出有如當年台灣總統李登輝訪美時一樣的強烈反應,因為中國認為美國允許台灣在任總統訪美,違反了1979年美中建交時對中國做出的承諾。

「所以如果我們開始允許,或甚至鼓勵和容忍作為美國政府平等分支的國會高層領導定期訪問台灣,中方將提出一個強而有力的論點,那也是我們應該聆聽的,就是雙邊關係的基礎現在已經被美國破壞了。」

卡爾弗說,可能發生的後果或許不一定會達到戰爭或衝突的程度,但它有可能意味著外交關係的終止,以及美中和台北與北京之間更困難的溝通,但如今美中之間卻沒有良好的溝通管道和機制,因此一旦發生危機,他懷疑雙方能夠通過快速溝通有效解決彼此的爭議。

與會的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說,儘管拜登與習近平在G20的會談中試圖為台灣議題劃紅線,但中方強調反對台獨,美方強調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雙方在這個議題上不僅沒有任何共識,而且在具體操作上還面臨許多挑戰,近期就有眾院新議長可能訪台,以及台灣即將舉行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的例子。

她說:「有很多因素實際上都不受兩國領導人的控制,比如說明年新的共和黨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他要是決定訪問台灣,這是一個美國政府沒有辦法控制的因素,但是中方,中國一定不會因為拜登政府不能控制他,就會對他的反應要做出微調或反應的更加軟弱一些。這些我覺得都是中方不可控制的,就是中美雙方都不能控制的。」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22日表示,拜登政府支持議長在內的任何議員出訪任何地方,包括台灣,算是重申白宮基本立場。但是麥卡錫在就任議長前還是議長後出訪台灣,引發的連鎖反應將大不相同。

眾議院 拜登 白宮

上一則

困惑、無奈、失望…紐約選民眼中的期中選舉

下一則

期中選舉未告大捷 川普漸失共和黨同志擁戴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