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經典賽/大谷翔平再見三振 日本3:2美國 隊史第3冠

專家看肢體語言:習近平掌大權 看普亭像看「小弟弟」

CNBC:中國需要台積電的程度 更甚台積電需要中國

在半導體方面,中國需要台灣的程度,甚於台灣需要中國。(路透)
在半導體方面,中國需要台灣的程度,甚於台灣需要中國。(路透)

財經媒體CNBC報導,在美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北京當局停止進口台灣部分商品,但這項禁令卻未涵蓋台積電晶片,且台積電僅10%營收來自中國的營收,顯示在半導體方面,中國需要台灣的程度,甚於台灣需要中國。

CNBC報導,在裴洛西訪台後,據傳曾與台積電高層共進午餐。之後北京禁止進口台灣的若干產品,卻未涵蓋電子產品。台積電的數據顯示,僅10%營收來自中國,來自美國的營收則超過一半。

里昂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鈞寧對此指出:「目前的現狀就是,這些晶片公司對中國的倚賴程度,可能沒中國對他們的倚賴那麼大。我認為,這些公司的真正挑戰仍是終端需求,而非地緣政治。」

分析師強調,台灣生產的晶片(特別是台積電)對全球和中國而言,都重要到不容任何種大干擾。Susquehanna資深科技硬體分析師侯賽尼說:「若檢視長期的需求驅力-雲端基建、電動車、新一代工業設施,都需要台積電製造的晶片。」

侯賽尼表示:「若很不幸地,台積電在台灣的晶圓廠無法營運,我認為全球經濟減緩的程度將超過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影響。」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去年的報告顯示,台灣囊括全球逾九成先進製程晶片的製造產能。陳鈞寧也形容台積電「自成一級」,聯電和格芯是第二級的晶片製造商,中國的中芯和華虹則是第三級,「來自中國的競爭,短期內還不會構成真正的重大威脅」。

雖然中國正投入資源推動晶片自主,但侯賽尼說,中芯國際花了15年才趕上台積電十年前的水準,因中國無法取得頂尖的晶片製造設備,「要費時很久才能取得工程專業知識」。

美國前總統川普已實質禁止華為和中芯國際使用美國的技術,包括晶片製造設備,這也意味著台積電從2020年起不再是華為的供應商。

標普全球評級副董事徐大衛(音譯)說,台積電2018~2020年的營收有將近20%來自中國,但這個比率去年已降到約10%,和2017年水準差不多,「在華為禁令後,台積電把產能轉移給其他公司」。

伯恩斯坦公司的報告指出,策略上而言,台積電是「大家的晶圓代工廠」,以分散客戶基礎,從而降低風險並擴大規模,因此台積電將在美中競爭之間保持中立,未來幾年可能持續提高海外產能。伯恩斯坦去年第4季估算,台積電約10%產能位於中國,美國的產能占比更小得多。

但陳鈞寧說,台積電準備在亞利桑那州興建的晶圓廠,將聚焦更先進的技術,同時台灣限制晶片製造商投資中國,代表台積電在中國工廠的生產仍將聚焦於較成熟的製程。

台積電 晶片 營收

上一則

CDC防疫指南放寬 隔離鬆綁、社交距離取消

下一則

玉米薯片、花生冰淇淋 竟然比雜糧貝果還健康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