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FBI公布川普首任妻子伊凡娜‧川普調查檔案

至少39死29傷 墨西哥移民收容所暗夜大火

家電家具訂單下滑 知名廠商財測紛示警

新冠疫情過後,民眾對家用產品的火熱需求開始降溫,被認為是整體消費支出開始下滑的前兆。圖為加州一家Ikea商店銷售的床舖。 (Getty Images)
新冠疫情過後,民眾對家用產品的火熱需求開始降溫,被認為是整體消費支出開始下滑的前兆。圖為加州一家Ikea商店銷售的床舖。 (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近期從家電商惠而浦(Whirlpool)到RH、席伊麗(Sealy)、Sleep Number等家具商紛紛在財測上發出警訊;造成這些企業榮景可能開始褪色的原因眾多,其中一大因素就是新冠疫情過後,民眾對家用產品的火熱需求開始降溫。

惠而浦在日前表示,今年第一季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8.2%;家具商RH則在3月時表示,注意到產品訂單自2月下旬開始降溫;床具商Sleep Number第一季銷售額年減7%;另一間床具商席伊麗銷售額雖然仍年增15%,但與去年第四季29%的數字相比大幅下降。

造成這些企業銷售額放緩的理由眾多,包括通貨膨脹、烏俄戰爭、晶片缺貨、中國因疫情封城而惡化供應鏈危機等;走高端家具路線的RH甚至表示,高收入家庭因股市下跌而影響支出。

至於惠而浦,其歐洲、非洲、中東業務貢獻逾20%銷售額,現在由於烏俄戰爭衝擊,惠而浦表示該地需要進行「戰略審查」;至於Sleep Number的智慧床墊則苦於晶片缺貨。

但真正值得關注、也是這些企業銷售額放緩的共通理由是:民眾對家用產品的火熱需求開始降溫。

在疫情爆發初期,因為長時間居家的需求,讓民眾大舉採購如床鋪、家電、烹飪器具、桌椅、娛樂用品等家用產品;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數據顯示,美國民眾2021年在此板塊支出2985億元,較2020年上揚22%、較2019年上揚31%。

但是這些產品泰半屬於耐久財,許多民眾既已補足需求,到當前又逢通貨膨脹、烏俄戰爭、紓困金耗盡等,讓不少人感到經濟前景晦暗不明,進而拖累消費信心;金融機構Piper Sandler分析師齊斯(Peter Keith)就表示,床鋪多半是慢慢磨損,很少直接損壞,因此消費者要推遲選購很容易。

大體上來說,民眾的消費需求依然強勁,例如惠而浦第一季銷售額仍較2020年同期多14%;但多間家用產品商已開始下調財測,齊斯就說,床鋪銷售走軟,有可能是整體消費支出開始下滑的前兆。

疫情 晶片 通貨膨脹

上一則

疫情改變你和我/地鐵驚魂 「誰是原住民?」疫情挑動最敏感的種族神經線

下一則

疫情改變你和我╱130萬播放量 到手只有691元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