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應對東歐危機能力獲讚 民調卻不領情

烏俄戰爭進入第二個月,拜登總統應對東歐危機的能力普遍贏得國際讚賞,然而亮麗的外交成績單並未有助於拉抬他的民調;據「新聞國度」(NewsNation)民調顯示,只有44%的民眾滿意拜登的「整體施政表現」,不滿意者則高達56%;國會山莊報(The Hill)分析,民眾並非不滿意總統對烏俄戰爭的處理,但更重要的是「國內經濟問題」。
另一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拜登總統在自述持中立立場的獨立選民中也非常不受歡迎;只有18%的獨立選民滿意拜登表現,反對他的獨立人士則高達78%。
在烏克蘭問題上,拜登總統確實團結整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然而國內關於通貨膨脹、疫情控制等問題仍然死死扣著拜登的民調數字,這對於現任總統而言顯然相當不樂觀,極有可能使民主黨在今年底的期中選舉遭逢不利,使拜登在本屆總統任期的後兩年遭遇重大掣肘。
共和黨康安特(Alex Conant)就說:「不管地球的另一端發生什麼,經濟不景氣期間總統很難帶領所屬政黨贏得期中選舉;他在烏俄戰爭中的表現或許足以獲頒一座諾貝爾和平獎,但若選民對經濟不滿意,不管國際上發生什麼大事,選民都傾向撤換領導高層。」
事實上,拜登總統對此亦有認識,近來在國內多個公開場合的發言著重討論「如何對抗通貨膨脹」以及烏俄戰爭的持續可能帶動原油價格上漲;同時並強調在他主政下,包含打擊新冠疫情、提升就業率等措施都有得到顯著成果;白宮幕僚長柯連恩(Ron Klain)24日就在推特上說:「今天全美失業人數降至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而仰賴失業救濟金過活的民眾更下跌到197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