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欽指開支案加劇通膨 紐時:部分經濟學者質疑

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反對拜登總統的支出法案,讓拜登總統所提,涵蓋氣候變遷到社會及醫療保健的法案在無共和黨人支持的情況下,形同遭到扼殺;由於支出法案的規模、範圍及籌資野心太大,曼欽除擔心國債問題外,更稱這會讓當前的嚴重通膨更為惡化。
拜登的支出法案主要用於投資醫療、教育、社福、應對氣候變遷,還有相當程度的稅務改革,例如向企業及超級富豪增稅,以及擴大子女抵稅額等,是拜登的重要內政政策之一。
紐約時報報導,曼欽以惡化既有的嚴重通膨等理由反對法案,但此觀點其實不受到經濟學者的認可。
哈佛大學經濟學者佛曼(Jason Furman)、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以及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預算模式(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的預測都駁斥支出法案會惡化通膨的論述。
這是因為支出法案並非「紓困法案」,後者將大筆資金直接注入經濟體、充實民眾荷包;但是支出法案規模雖然巨大,但與直接充實民眾荷包的關係甚微,且支出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成十多年慢慢撥款。
造成當前通膨的原因眾多但都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例如供應鏈危機,需求反彈等,而需求反彈的原因除疫情後報復性消費外,也與經濟熱絡,及政府大規模紓困息息相關,例如曼欽曾支持、今年3月通過的1.9兆元紓困法案。
甚至因為支出法案會向企業及超級富豪徵收更多稅款,形同是從經濟體中抽走更多資金,再加上完善社會照護及防範氣候變遷災難,讓白宮主張法案能「立即」消弭通膨。
支出法案能否「立即」消弭通膨,學界目前普遍持懷疑態度,普遍的預測是,支出法案會讓通膨率增加「至多」0.1至0.2個百分點,在通膨率高至6.8%的當下,這是個很小的數字。
例如華頓商學院的分析就認為,支出法案對通膨「基本上無影響」,從「長期面來看」還可緩解通膨壓力。
拜登今年初就任後,曾推出規模高達4兆元的倡議,隨著基礎建設法案的通過及黨內溫和派壓力,支出法案規模縮水至目前的2.2兆元版本,但是曼欽在上周堅持,法案的規模應該要小於2兆元;除惡化通膨外,曼欽也擔憂國債飆升。
由於支出法案幾乎不可能在曼欽的反對下通過,故現在法案的命運極可能是規模進一步縮小,或是將其中的項目拆分出來分別立法。
編輯推薦
-
俄國總統普亭繼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又出兵烏克蘭,坦克大軍直驅首都基輔;國際局勢急速變化,世界新聞網為您提供俄烏最前線的最新消息與分析。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