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阿富汗戰爭 大玩兩手策略 巴基斯坦才是大贏家

美國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戰爭,最終倉皇撤離收尾,神學士(Taliban,另譯塔利班)組織則重掌政權;但紐約時報的分析認為,真正的大贏家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名義上是美國在戰爭中的夥伴,但也是神學士的支持者,甚至將神學士的勝利視為自己的勝利;就在神學士佔領喀布爾幾天後,他們的旗幟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一座清真寺上高高飄揚。
過去20年,巴基斯坦表面上是美國打擊凱達組織(al Qaeda)及神學士的盟友,因此獲得美國數百億元援助;但華盛頓也承認,這些援助大部分不知所終。
從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開始,美國攻打神學士多靠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ISI),然而巴基斯坦也保護了神學士在境內的資產。
美國官員承認,巴基斯坦在整個戰爭期間也向神學士提供援助、培訓專業知識,有時還實地提供建議。
前中情局主管南亞及西南亞反恐事務的倫敦(Douglas London)認為,如果沒有巴基斯坦人的幫助,阿富汗神學士就不會存在;ISI更幫助神學士提升國際地位,例如領袖巴拉達(Abdul Ghani Baradar)就是持巴基斯坦護照到卡達(Qatar)的多哈(Doha)參加談判,也是持這個護照到天津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
戰爭期間,美國容忍巴基斯坦的兩手策略,因為別無選擇;巴基斯坦的港口及機場,也為美國在阿富汗所需的軍事裝備提供了主要入境點和補給線。
但隨著美軍撤出阿富汗,一直走低的美巴關係可能進一步瓦解;美國已沒有繼續與它打交道的動力,制裁巴基斯坦之聲,已在西方社交媒體上出現。
巴基斯坦人現在要如何對待阿富汗?前巴國駐聯合國大使洛赫迪 (Maleeha Lohdi) 表示,治理一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才是真正的考驗及嚴峻挑戰,特別是神學士一直是一支戰鬥力量,而不是擅長治國的力量。
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勢力範圍來阻止死敵印度,特別是印度利用「俾路支解放軍」(Balochistan Liberation Army)這樣的恐怖組織,在巴基斯坦搞分離活動,並以阿富汗作為避風港。
因此當印度外交人員從喀布爾撤離時,巴基斯坦媒體自視為是一場勝利。
編輯推薦
-
俄國總統普亭繼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又出兵烏克蘭,坦克大軍直驅首都基輔;國際局勢急速變化,世界新聞網為您提供俄烏最前線的最新消息與分析。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