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油管付440萬元贖金 CEO:職涯最艱難的決定

「殖民油管」(Colonial Pipeline)遭駭客攻擊,為美國史上最具破壞力的駭客攻擊事件,而執行長(CEO)布勞特(Joseph Blount)選擇支付440萬元贖金也引發質疑;布勞特8日在參院聽證會上表示,這是他「從業39年來最艱難的決定」,但要考量到若不付贖金,將會有何更可怕的後果。
殖民油管5月遭到駭客團體「黑暗面」(DarkSide)攻擊後,相當於東岸45%石油需求的油管網路癱瘓,連華盛頓特區一度都有約九成加油站停擺;而布勞特在攻擊發生的24小時內即不顧政府反對,向黑暗面支付75枚比特幣作為贖金,相當於440萬元。
政府要求殖民油管別付贖金的理由是,不保證駭客集團能守約,讓油管恢復運作,以及讓駭客集團食髓知味,導致攻擊事件愈來愈多。
布勞特則在參院國土安全委員會聽證上說,這是他「從業39年來最艱難的決定」,他對這個決定感到「很不安」,但是又「別無選擇」;他也對油管癱瘓造成的影響「深表歉意」。
布勞特表示,他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殖民油管的油管網絡對國家而言又至關重要,攻擊發生後就看到危險事件,例如民眾爭相用垃圾袋裝油,或是在加油站前為搶油而拳腳相向;布勞特說,他們擔心若此情勢一直持續「還會再發生什麼事情」。
布勞特還說,擔心如果不付贖金,可能會出現一些「我們都不想知道,甚至不想在公共場合談的未知後果」。
司法部表示,聯邦調查局(FBI)已追回85%比特幣贖金,但是潛藏在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的駭客集團因為引渡問題,為美國政府所無法企及。
參議員波特曼(Rob Portman)說,必須認知到,不能把對基礎建設設施的攻擊視為對企業的攻擊,「這是對國家本身的攻擊」,是「嚴重的國家安全威脅」;參議員彼得斯(Gary Peters)則說,此攻擊事件影響數百萬美國民眾,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可能會是更糟的事」。
編輯推薦
-
俄國總統普亭繼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又出兵烏克蘭,坦克大軍直驅首都基輔;國際局勢急速變化,世界新聞網為您提供俄烏最前線的最新消息與分析。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