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緊張 西方企業採「Anything But China」策略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華爾街日報(WSJ)17日分析,美中關係緊張之際,愈來愈多西方企業採取縮寫為「ABC」的策略,意指「除了中國,什麼都行」(Anything But China),科技產業則把生產線從中國轉往其他地區。

愈來愈多西方企業採取縮寫為「ABC」的策略,意指「除了中國,什麼都行」(Anything But China),科技產業則把生產線從中國轉往其他地區。(新華社)

許多跨國企業近幾年體認到過度依賴中國供應商,紛紛改採「中國加一」(China Plus 1)策略,尋找其他國家供應商做為替代。如今美中緊張再次升溫,不少科技產業正加速把製造線移出中國,並向其他地點尋找供應商,反映了美中兩大強權在全球科技界你死我活的較勁趨勢。

馬來西亞半導體工業協會會長王壽苔(Wong Siew Hai)說:「所有人都在尋找中國之外的替代選擇。」他表示,企業調整策略不是為了「恰好能派上用場」(just-in-time),而是希望「有備無患」(just in case)。

這股趨勢讓亞洲、拉丁美洲廠家獲得價值提升機會,中國供應商被迫加快腳步擴大海外事業,應西方客戶要求在中國境外設廠。

先前第一波多角化經營出現時,企業只把產品組裝移到中國境外,根據史坦普信評公司(S&P)最近公布報告,目前潮流則是牽涉到製造零件的工廠,例如感應器、印刷電路板、電力電子等,這些措施在機械、零件等方面都要有龐大的前期投資,供應鏈從中國移出將變得更趨永久化。

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高規格防疫規定導致從iPhone手機到汽車都陷入生產緩慢,大量西方企業從中國出走,移到越南、印度等地。接下來幾年,美中兩國搶當科技一哥的競爭,讓西方企業進一步加快從中國出走的步伐,川普二度執政後,科技圈主管已有心理準備,川普政府可能要求與中國切割。

「除了中國,什麼都行」趨勢在半導體相關產品尤其明顯,這些產品是美中科技角力的核心戰場。過去兩年,華府禁止中國從美國取得最先進的晶片與設備,中國則努力研發本土產品。

川普 越南 華爾街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