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美打造「德州竹科」 台7大代工廠將啟動美國大投資

台灣新聞組/台北19日電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為推動美國製造揮舞關稅大刀,台灣代工廠將啟動美國大投資計畫。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昨天表示,台灣7大AI伺服器代工廠近期陸續赴美國德州考察,在川普就職百日、5月10日前,台廠將宣布加碼投資美國的計畫。

台灣7大AI伺服器代工廠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緯穎、英業達、仁寶與和碩。業界推估,在德州光是取得土地與廠房成本,至少20億美元起跳,若新蓋伺服器組裝廠加上投入自動化設備,初估1座新廠投資規模30億至50億美元間,7大代工廠若都有美國新布局,這波投資美國金額十分可觀。

工商協進會昨舉辦工商講座,李詩欽應邀以「電電公會對川普2.0的因應策略」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台灣資通訊產業在美國的投資,遠低於在美國市場的市占率,今年一定要達到很高的投資額,讓川普政府重新定位台美合作的雄心與積極度。

李詩欽表示,過去台灣相關產業曾大幅投資德州,後來因為客戶考慮成本,逐漸移到墨西哥,但最近發現到墨西哥投資,對於台美墨的長期發展並沒有利益,去年開始已著手為重返德州投資做準備。

業界人士分析,川普發起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首座AI資料中心已在德州動工,德州政府也計畫打造軟體及低軌衛星產業重鎮,市場更傳出德州有意打造「德州版竹科」。

今年2月電電公會率5家公司會員回訪德州,李詩欽說,台灣與德州討論未來合作將聚焦AI伺服器,可能馬上從各地轉到德州生產,目前台灣伺服器ODM廠占全球伺服器主機板產量90%以上,伺服器系統占80%以上,但在北美的生產不到15%,亦即85%是美墨之外的地方生產,在川普力量的推動下,可以減少廠商增加對美投資的遲疑,加速轉換生產地的時程。

李詩欽指出,台灣ODM廠在伺服器主機板市占率超過9成,伺服器系統市占率也達到8成,但在美墨生產僅占不到15%,許多廠商在德州都有廠,只是規模不夠大,無法因應未來AI大幅成長的需求。川普政策剛好是個機遇,讓台廠加速轉移生產基地,一方面是投資本來就不夠,一方面也是對未來產業前景樂觀看待。

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中)18日說,在川普就職百日前,可望有AI伺服器廠商宣布擴大投資美國計畫。右為工商協進會常務理事潘思亮。(記者曾吉松/攝影)

對前往德州考察,鴻海、和碩昨皆不評論。廣達指出,在加州與田納西州都有產能,未來因應需求在兩座廠區擴產。緯創去年取得德州土地與廠房,董事長林憲銘日前表示,在美產能將足以調配因應。緯穎表示,因應關稅議題,不排除各種產能調配、生產據點多元化的選項。

德州 投資 川普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