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並不只是不必一早出門上班而已,而是對自己的經濟狀況確實掌握,債務也在控制在足以應付的範圍之內。投資理財網站Investopedia報導分析,如果查覺自己有以下十種跡象,就意味著財務狀況並不穩定,不適合退休:
狀況一:非常掙扎地繳付著各種帳單
理財顧問葛林(Randall Greene)給客戶的建議是,對於退休生活,要做好心理準備,以退休前75%的收入標準過日子。他說,倘若現在生活當中各種帳單都快應付不過來,以後當收入必須縮減為目前的75%之後,恐怕更難支付生活所需。葛林說,上了年紀的人通常花費變得較少,可是有些開銷卻是在退休之後將明顯增加,例如醫藥費用。
狀況二:債台高築
理財規畫師華特斯(David Walters)說,大筆債務會嚴重侵蝕退休存款,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最好在退休前把信用卡債、汽車貸款還清。提早還清債務,等於省下利息負擔。
從長遠角度來看,他表示,把房貸付清或者把大房子換成小房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狀況三:幾項重大開銷有待解決
退休財務顧問西爾維亞(Pedro M. Silva)說,屋頂需要更換、車庫車道需要重鋪以及打算購買度假小屋或新車等,花費都頗為可觀,如果退休之後還有這些開銷要解決,恐怕造成經濟壓力,特別是從需要繳稅的退休戶頭提款的時候,因此最好在退休之前就處理完畢。
狀況四:搞不清楚有多少社安金可領
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提供讓民眾試算社安金金額的網路工具,華特斯表示,如果計算結果,還不到可以領到最高社安金額度的年紀,不妨考慮延遲退休。
狀況五:缺乏每個月的財務計畫
財務規畫師史密斯(Kevin Smith)說,有了每月的財務計畫之後,才能知道開銷情形。他表示,民眾可用過去兩、三年的開銷紀錄為參考,整理出不同項目的花費金額,並且估算退休之後應該如何調整。
狀況六:缺乏長期的財務計畫
華特斯說,民眾應該清楚自己的退休存款可以支撐幾年的退休生活,以及未來幾十年自己的消費能力大概可以維持什麼樣的水平。
史密斯說,對於退休生涯應該有30年以上的計畫,根據統計,一對夫妻在65歲雙雙退休之後,其中至少一人活到92歲的機率約50%,至少一人活到97歲的機率則有25%。
狀況七:沒把通貨膨脹納入考慮
史密斯舉例說,從歷史看來,通貨膨脹約在3%左右,也就是說,目前的開銷在不到25年的時間裡,就會翻一倍。想要有效對抗通貨膨脹,股票是最佳選擇,定存因為利率過低,並不划算。
狀況八:投資項目從年輕到老都沒有重新規畫
葛林分析,越接近退休年齡,投資策略應該把重心放在創造收入以及保護資產,相較之下,年輕時期的投資則較有吸收風險的空間,如果出現虧損可以靠著時間累積慢慢賺回。
狀況九:一想到退休就煩惱
有些人對於不必工作感到焦慮,華特斯建議,這種人不妨找份兼差工作,或者到喜歡的團體組織擔任義工。
狀況十:熱愛目前的工作
葛林說,如果對於每天上班充滿熱忱,對於職業有著滿腔熱情,「那就代表著你還不到退休的時候。繼續過你的生活,盡情享受每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