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消費者法律中心律師吳玉祺(Chi Chi Wu)19日在芝加哥舉行的全美消費者行動大會中表示,移民向來較忽略建立信用歷史,且對個人信用問題缺乏警覺,由於國土安全部擬從10月15日施行的「公共負擔」新規,已將信用分數列入是否核發移民簽證或綠卡的評估項目,她呼籲移民社區對此加強關注。
由「消費者行動」組織召開的年度大會,18日到19日在芝城舉行,多位專家在活動中與來自全美各地的個人與團體進行培訓演講、座談。
吳玉祺在演講中提到,三大信用報告機構Equifax、Experian、Transunion已與31個州的總檢察官達成和解協議,且信用報告機構也將接受受聯邦消費者金融保護署(CFPB)的監管。
她說,有關信用報告機構洩漏個資的相關事件,受到國會關注,聯邦眾議院金融委員會已通過六條法案,修補公平信用報告法及改革信用報告系統。
不過,值得移民社區注意的是,預計下月中旬施行的「公共負擔」新法,將信用報告列為評估核發綠卡的考慮標準。
吳玉祺說,使用信用評分與信用報告來作為決定移民身分,是錯誤且武斷的作法,她說,信用報告並不是為了評估移民身分設計,更不是為了讓移民局決定民眾是否會仰賴公共福利的依據。
她提到,根據消費金融保護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解釋,信用分數是專門用來衡量借款人是否可能出現逾期90天無法還款的標準之一,這份報告也不包含有關消費者的收入與資產信息。
另一方面,信用報告時常出現錯誤,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指出,約有兩成消費者的信用報告存在錯誤,5%的消費者存在「嚴重錯誤」,吳玉祺表示,因為這些既存的錯誤而拒絕核發移民簽證或綠卡是不合理的。
此外,信評公司曾指出,許多移民沒有信用分數,必須從頭建立信用歷史,而這段期間可能得花三至六個月,一開始他們名下必須有至少一張信用卡,可是他們或許必須有貸款機構提供擔保帳戶,或有親友擔保,才能拿到信用卡。
「消費者行動」經理吳毓潔表示,今年是該活動第10屆大會,培訓主題包括「消費者各類信貸權益及變化趨勢」、「中低收入消費者的購屋機會及協助管道」、「 如何規畫個人金融理財計畫及退休生活」、「 怎樣開拓經營小型企業及順利運作技巧」等,相關信息,可上網查詢,網址:www.consumer-ac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