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空軍子弟,爸爸長年駐紮在外地的機場基地,由媽媽獨立撐起這個家。那時候眷村裡大多數的媽媽都是家庭主婦,只有我的媽媽不但持家,還在屏東郵局當會計。
當時,我們姊弟都還年幼,不能幫忙媽媽做家事,屏東也沒有外賣的速食,我們一日三餐和所有的家務事都是媽媽一人擔當的,然而這些繁重的責任並沒有磨滅媽媽的上進心。
媽媽每天下班後就用煤球爐炒菜煮飯(當時大同電鍋還沒有出世),飯後媽媽還要用爐子燒熱水供大家洗澡,然後叫我們姊弟做功課,等全部家事做完後,媽媽會坐在書桌旁陪我們,一直等到我們都做完功課後她才去休息。
但我們做功課時媽媽不是閒坐著,她都是在旁打算盤練習珠算的速度。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腦或計算機,很難想像當年整個屏東市郵局的收入支出全是媽媽用手撥算盤的珠子算出來的。
媽媽的珠算不僅要準確還要快速,所以她每天晚上都在家裡精益求精的練習。她的手指以飛快的速度把珠子上下撥動,嘴裡還輕聲的喃喃念著數目,她做完一筆心裡的帳後,把算盤用右手舉起來,搖晃一下,再平放,這樣珠子就全部「歸零」了。
媽媽撥珠子的聲音真的是大珠小珠落玉盤,非常好聽。媽媽已經走了五十多年,這個算盤再也沒有人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