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危機日益嚴重,在這個人們開始討論熱門話題中,一種新型產業正在出現,鎖定其中一個影響氣候的重點因素:剩食。
根據聯合國報告,供應鏈和餐桌上造成的剩食是影響全球氣候變遷的最大來源之一,每年相當於產生4.4億噸二氧化碳。以國家等級比較,這個排放量只次於美國和中國。
這種快速發展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顯而易見。但是,越來越多的經濟體真到最近才意識到何以企業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很重要。
聯合國統計,剩食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綜合成本每年高達2.5兆元。這種趨勢也催生了一股新的企業浪潮,希望透過它們的食品廢棄物解決方案分食這塊產業大餅。
其中一種業務是新加坡食物銀行(The Food Bank Singapore)採行的方式,從供應商那裡收集過剩食物,並將其重新分配給養老院和其他類似的慈善組織。
這家非營利組織聯合創始人黃瑋婷(Nichol Ng)表示,該公司宗旨是在透過鼓勵個人和公司在其310個慈善機構和20萬個人網路中,捐出多餘的產品進行再分配來解決食品浪費和食品短缺的雙重問題。
但她表示,在教育企業限制食物浪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她指出,「老實說,這仍然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我認為這也是市場許多年來已經成形的採行方式,」只是供應鏈還不能充分應對當今不斷變化的食品需求。
為了協助教育人們,數據分析公司Good For Food為酒店和大型商業廚房提供智慧追蹤科技,以減少食物浪費並節省成本。
其CEO兼聯合創始人羅伊(Rayner Loi)指出,「有許多解決方案可以用來重新分配或回收食餘,但幾乎沒有任何解決方案可以預防它。」
他說,「較有幫助的作法是協助廚房了解如何在菜單中重複使用某些物品或某些成分,」像是將削下的馬鈴薯皮油炸後作為裝飾。
他說,「與其丟棄它,我們採取的方式是回收它,」他指的是重複使用棄置的材料並將它們轉化為有用甚至美麗的創意。
羅伊聲稱他的公司「行動遠景」在實施後前幾個月為客戶減少了30%至50%的食物浪費,甚至可以節省3%到8%的成本。
與此同時,由於以色列Homebiogas等能源公司的努力,無法再使用的廚餘正轉型為堆肥和烹飪瓦斯的方式找到新生命。
該企業利用細菌分解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肉類和乳製品,並將其轉化為沼氣。
HomeBiogas聯合創始人特勒(Yair Teller)指出,這種技術是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一種明確的解決方案,用於解決世界糧食浪費問題。
他說,「對於能源、電力、熱水等我們需要的任何東西,所有這些都可以來自有機材料。」
特勒說,「透過這種方式,我們也可以處理今天湧入河流、進入水井、流入海洋、污染所有環境的有機廢物。」
➤➤➤點我看更多 大仁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