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絲汀‧麥當勞(Kristine MacDonald)十年前從中西部的威斯康辛州搬來舊金山,當地的中間房價只是23萬元,但舊金山的中間房價要160萬,所以十年了,克莉絲汀一直想,她一輩子都難以買房;而如果沒有自己的房子,那麼美國夢就實現不了,因為擁有自己的房子是實現美國夢的第一步。
克莉絲汀是一名教師,年薪只有6萬元。不過她不願放棄,決心要實現她的買房夢。她說,她有一點積蓄,康州的父母也可以幫助她一點,自己再從退休帳戶中拿出一部分錢,雖然風險大,但一想到有機會擁有自己的房子,就覺得興奮。
她決定這個暑假出手,過去兩個月她總共參加八次出價,但每一次都失敗而回,不是她的出價低,就是其他出價者用現金支付。
懷特(Rebecca White)是克莉絲汀的經紀,這個星期,她為克莉絲汀找到諾伊谷(Noe Valley)的一個共度公寓,索價僅75萬元;但面積不到800平方呎,沒有車庫,沒有洗衣設備,1970年代所建,公寓難看得很。這樣的公寓,最終卻以117萬成交,成交價比底價高出45%,克莉絲汀自然又失敗而回。
這個星期,懷特再為克莉絲汀找到在灣景區(Bayview)的一個共度公寓,開價80萬,仍在預算之內,所以她又抱著希望出價,現在等著最後結果,但命運要由其他買家決定。
這次出價,克莉絲汀的希望較高,因為這棟公寓建築上有訴訟未清,因為有訴訟,人們出價的欲望低,競爭因此減少。
懷特在舊金山做了30年經紀,她對克莉絲汀說,買房子要有一些破格思維,首先是沒有所謂的理想房子(perfect home),不要要求太高,只要房子80%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可以了,因為10%的不滿意,可以在買房之後慢慢去修改,另外的10%則可以學會去忍受。
其次是,須有屢敗屢戰的準備,否則一經挫敗就放棄,很難買到房;她舉例說,去年她經手的一對夫婦,曾出價10次都鎩羽而歸,他們沒有放棄,結果第11次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