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到香檳伊利諾大學不到兩個月的章瑩穎,絕不願意克里斯汀森(Brendt Chirstensen)竟是她在這個世界上見到最後一個人,檢察官尼爾森(James Nelson)17日在結案陳詞時,指著坐在被告席上的克里斯汀森說,檢方理解判死對被告家人可能造成的痛苦,但「這個痛苦的來源是坐在椅子上的被告」,他說,經過767天的漫長等待,「是時候了,正義必須伸張,被告必須判死」。
陪審員仍未達協議 18日繼續討論
17日的結辯也是章瑩穎命案審判的最後一天,雙方結案陳詞告一段落後,陪審團立即進入法院會議室進行討論,直到17日下午5時,陪審員仍未對判決達成協議,法院宣布18日上午9時陪審團將繼續討論。
辯護律師哭求陪審團:放被告一條生路
辯護律師波拉克(Elizabeth Pollock)在審判量刑階段的結案陳詞時,希望陪審團考慮克里斯汀森從無犯罪紀錄,從小個性溫和,且家庭有酗酒與心理疾病病史,他長久以來也努力與自己的憂鬱、焦躁症對抗掙扎,也曾多次求助專業機構,然而最後卻失敗了。她說,曾經想要努力挽救自己的罪犯,不該被判死,而且終身監禁等於他的後半生都必須生活在棺木中,沒有任何保釋可能,她最後並哭著站在克里斯汀森身後,懇求陪審團的仁慈,放被告一條生路。
檢面對陪審團:正義在那裡 待你們落實
尼爾森在法庭上向陪審團表示,被告綁架、強暴、勒頸、刺傷受害人,並予以分屍,這些惡行只有判死才能伸張正義,他說,從案發至今已經過了767天,一個受到大家喜愛的女孩就這樣消失了,「正義就在那裡,只待你們落實」。
他接著逐一列舉被告必須判死的理由,包括綁架致受害人死亡;棒球棒、床墊上有章瑩穎DNA,而且根據調查,被告早有計畫殺人,明顯是蓄意綁架謀殺,這些情況均符合「法定加重原因」(statutory aggravation factors)、「非法定加重原因」(non-statutory aggravation factors)的判死標準。
檢:被告入獄表現良好 是為爭取免死
尼爾森說,被告也缺乏悔意,從案發後他還向警察、FBI幹員說謊,企圖掩蓋罪行,還參加了祈禱章瑩穎平安回來的音樂會,更向女友誇耀「他們都是為我而來」,他也指控被告入獄至今表現良好,是因為他知道必須這樣做,才能為自己爭取免死,他也鼓勵陪審團互相討論達成一致判死決議。
波拉克接著上場進行結案陳詞,她說,被告從審判開始第一天就直接認了殺害章瑩穎,從來沒有想要逃避或找藉口,「我今天也不是想為被告開脫,而是要讓陪審員能夠更了解被告過去20幾年的生活全貌。」
律師:判死或無期徒刑 被告都注定會「死」
她說,陪審團不管判死刑或無期徒刑,克里斯汀森都注定會「死」,只是「接受注射或服藥死亡」或「住在宛如棺木中的監獄而死」的不同。
波拉克說,被告從小就有夢遊、憂鬱、焦慮等病症,15歲時還試圖自殺,高中到大學,他更因這些狀況導致學習起起落落,而他在這期間也接受過心理諮商與治療,尤其2016年12月後,他的婚姻出現問題,而沒有朋友的他向來視妻子為唯一仰賴對象,種種「完美風暴」導致到在隔年6月9日犯下可怕案件。
律師走到被告身後哭泣:他不是那麼糟糕的人
她表示,曾經對自己的問題努力掙扎並試圖求助的人,不應該被判死,而死者已矣,處死被告於事無補。她指著被告說,陪審團判決他無期徒刑的話,這將是他最後一次穿著一般的襯衫、長褲服飾,也是最後一次出現在監獄外,因為他再也不可能出獄。
波拉克接著走到被告身後,按著其肩膀邊掉淚邊說,「我們四個辯護律師過去兩年,都與被告站在一起」,「他不是那麼糟糕的人」,克里斯汀森這時也激動落淚。
➤點我看更多《章瑩穎綁架案》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