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來源:記者丁曙
嘉偉學區(Garvey School District )26日在Arlene Bitely小學舉辦「電腦沉浸教學成果」發布會,展示項目實施三週年和教學擴展成果,從幼稚園到六年級的小學生展示「腦力風暴」(Mindstorms)編碼的小機器人,和數位遊戲,分享學習歷程。嘉偉學區是洛杉磯縣電腦教學領先學區,培養未來科技工程人才。
嘉偉學區教育總監朱鄺麗妍(Anita Chu)指出,自2016-17學年起,嘉偉學區開始實施電腦科學沉浸計劃,教學對象從過渡到幼稚園年紀的學生(Transitional Kindergarten)到六年級所有學生。通過與「數碼通往未來」(Code To The Future)的合作,成為洛杉磯縣第一批使用數碼技術的學校,在尖端技術設備和「製造商空間」的支持下,幫助學生培養編碼技能。2019-20學年,將推個教學新計劃,得到南加州大學和Code.org的贊助。
嘉偉學區教委會主席羅霈霆(Henry Lo)表示,三年前開始學區實施電腦教學沉浸計畫(Computer Science Immersion Program),首先在Bitely、Dewey、Hillcrest和Rice四所小學實驗,從幼兒園到六年級學生每天接受電腦知識教育,使用數碼工具發展編程技能,掌握電腦語言及數學能力。去年秋季,該項目擴大到Emerson、Sanchez和Willard三所小學,培養未來的工程師。
去年該學區落成第一個「製造者空間」(Maker Space)高科技教室,配備3D立體印表機等尖端技術設備,激發學生創意和潛能。在地面上繪有圓形角度、幾何圖形、函數公式等,讓學生在操作電腦和機器人的同時學習初等數學。
七年級生Lily Hau和五年級生Kenneth Young和Ryan Song合作,透過電腦在沙盤上操作一條長長的自動運輸帶,可以將四方形箱子從起點傳送到終點,進入一個平台。五年級學生Kyle Ma操作一輛裝卸車,車前抓臂可以升降、托舉物件。家長表示,小孩子學習電腦和編碼技能,可以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八位電腦科學俱樂部學生介紹教學成果表示,電腦技術是21世紀重要技能,未來美國需要數百萬個電腦技術職位。展望2020-2040年,電腦科學、人工智能、機器人將深入生活的各方面,獲得師長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