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今年特殊高中放榜結果亞裔學生穩占半壁江山,非洲裔、西語裔錄取率仍低;新數據顯示,除了族裔間差別,低收入社區的學生同樣很難入讀特殊高中。
「每日新聞」(Daily News)分析特殊高中上月的錄取結果,顯示低收入社區的學生入讀特殊高中的比率極低;其中南布朗士和布碌崙(布魯克林)中部社區的學生被錄取的概率最低,與去年情形相同。
去年的數據顯示,布朗士第七學區1萬9875名學生中,只有七人入讀特殊高中,0.035%的入讀比率排在全市32個學區最末;倒數第二位的是布朗士第九學區,入讀比率僅有0.05%。
布朗士區長小狄亞茲(Ruben Diaz Jr.)此前表示,這些數據表明布朗士的公校教育質量亟需改變,「教育局一直以來都沒能對每個社區的教育資源進行公平分配,這也是給教育局敲響警鐘,他們已讓非洲裔和西語裔社區落後」。
此外,涵蓋布朗斯維爾(Brownsville)、部分東紐約(East New York)和布許維克(Bushwick)的布碌崙第23和32學區,一共只有25名學生入讀特殊高中;而布朗士和布碌崙的這些學區,也正是全市最貧困的幾個學區,非洲裔和西語裔居民占總人口的比率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全市幾個富裕社區有大量學生能進入特殊高中,如曼哈頓第二學區共有608人;與此同時,來自布碌崙日落公園(Sunset Park)、皇后區法拉盛等亞裔學生較多的低收入社區,也有大量學生入讀特殊高中。
布碌崙區長亞當斯7日再次表示支持保留特殊高中入學測驗(SHSAT),他說對低收入非洲裔社區學生不能進入特殊高中感到沮喪,但更讓他沮喪的是為什麼沒能從過去非洲裔得以入讀中獲取經驗,如何將成功的經驗再複製。
亞當斯還說,市教育局應在全市五區各建一所新的特殊高中,並要求這五所新校使用不同的招生標準,招收各區初中最傑出的前3%學生,除考慮成績外,也參考學生整體表現制定錄取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