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特殊高中錄取方式改革自提出以來引起熱議,「紐約時報」日前採訪包括州參議員劉醇逸在內的八位特殊高中畢業生,討論憑藉SHSAT考試錄取的入學標準是否公平;其中劉醇逸認為,市長的改革計畫引起族裔間的矛盾,他對此感到不滿。
根據市教育局數據,去年八所特殊高中總共僅有10%的非洲裔和西語裔學生;其中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S)2018年900名新生的族裔構成,900名新生中只有10名非洲裔,比例僅為1.1%。
若實施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日前提出的特殊高中入學改革方案,根據紐約市獨立預算辦公室(Independent Budget Office,簡稱IBO)日前發布的報告,亞裔學生的錄取率將降低50%,而非洲裔學生錄取率在現有基礎上將增加五倍。
「紐時」報導稱,這一改革法案提出後,引起部分亞裔團體的不滿,過去曾支持廢除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的劉醇逸,日前多次表示他反對市長提出的特殊高中錄取方式改革。
作為一名布朗士科學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畢業生,劉醇逸在接受「紐時」訪問時表示,反對這種引起不同族裔間紛爭的計畫,「只會引起人們互相鬥爭」。
劉醇逸表示,他不能接受市教育總監卡蘭扎(Richard Carranza)日前說,僅有某一族裔進入特殊高中的體系言論,「沒有人會忘記或原諒他說過的話」。
但在「紐時」採訪的八位特殊高中校友中,有四人支持白思豪的特殊高中錄取改革計畫,不認同單憑SHSAT考試錄取入學標準,包括史岱文森高中1993年的畢業生瑞普套(Ronald Rapatalo)。
瑞普套表示,作為菲律賓移民的他,在非洲裔居多的布碌崙(布魯克林)長大,堅定支持市長特殊高中的改革計畫,「我為我的朋友們戰鬥」;他並指責臉書的校友群中評價非洲裔和西語裔學生不努力的言論,「他們認識多少黑皮膚和棕皮膚的學生?」
瑞普套認為支持SHSAT的亞裔家庭淪為了白人的棋子,「只因為我們在遊戲中取得好成績,不等同遊戲是正確的;最底層的民眾爭鬥,白人家庭最終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