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堪稱美國夢,但對退休人士來說卻不見得一定好;退休後選擇租房,有些意外好處。
1990年代以來,美國55歲到64歲人口的擁屋率持續下跌,專家預料此趨勢未來將持續。擁有房產雖然可以減稅並增加資產,但在你準備當個老年屋主之前,不妨先考慮以下三點,再決定是否擁屋或選擇租房。
1.住房費用固定
擁房的問題在於,即使不用繳房貸,仍有許多支出,如房屋稅可能年年升高,房子愈老修繕費也愈高。調查顯示,屋主每年花費房價的1%到4%修繕房屋;除了固定修繕費用之外,還可能出現許多衍生額外支出的突發狀況,你真的想以固定的收入來承擔這些額外風險嗎?
如果是租屋,只要繳納固定的房租,修繕費用將由房東承擔。
2.擁房未必減稅
擁房的好處之一是可扣減貸款利息,繼而少付稅,但若你退休時已付清房貸,這項減稅優惠就消失。此外,今年實施的稅改,把「州和地方所得稅」(SALT)的扣稅額降至1萬元;這表示,屋主若住在稅率較高的州,至少在未來7年可能失去原本更多的扣稅額,削弱擁房誘因。
3.生活更有彈性
退休的好處是不受限於工作與工作地點,可以選擇較溫暖或靠近子孫的地方居住,但若有房子就會受限制。如果租屋的話,租約到期後搬走就行,或是提前告知解約就能離開;但若是要賣房子,可能耗時數月,還得支付許多費用,倒不如退休前賣掉房子,讓退休生活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