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經濟可望加速成長,為2010年來首見,但專家預估,今年經濟成長可能會降溫至6.5%,增幅為1990年來最小,今年中國將面臨金融風險、美中貿易摩擦、營建業趨緩、美國升息以及北韓等五大挑戰。
●金融風險
最近中共重申防止、控制金融風險的承諾,並稱金融風險是未來三年的重大挑戰。隨著金融體系進一步向外商開放,到2022年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可能會超過320%,是中國面臨的重大風險。
香港研究機構Asia-Analytica董事總經理龍寶林表示,儘管中共官媒坦承金融風險是嚴重問題,北京並不認為能在三年內提出任何對策;金融不穩是核心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就能減輕資本外流壓力。
●營建業降溫
香港HSBC亞洲經濟研究部共同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 表示,中國政府為了抑制債務,對金融業和生態環境的法令趨嚴,此舉可能會導致今年房市和基礎建設活動降溫。
范力民進一步指出,若營建業降溫幅度大於預期,可能會拖累更廣泛的經濟活動,而此時新興產業的成長動能還無法提供足夠經濟緩衝。
●貿易摩擦
美國財政部前中國專家洛文傑(David Loevinger)說,美國總統川普最近的國安戰略演說是美國轉向保護主義的起手式,未來進口產品可能會受到衝擊,而但中國民族主義勢不可擋,北京勢必被迫採取報復行動。
●美國升息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梅納斯認為,若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幅度超過市場預期,且稅改案帶動經濟成長,國際美元可能會恢復漲勢,屆時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將再度面臨壓力。
●北韓
北京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主管朱寧則表示,萬一美國和北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惡化,對中國經濟與整個亞太地區來說,都將產生深遠影響。